会计准则实证研究
会计准则实证研究封面图

会计准则实证研究

胡奕明, 关瑞娣, 著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几个会计准则为例,分析国外学术届关于会计准则方面的研究,从准则变迁、准则中的会计和经济问题,到研究选题角度、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结论及其对实务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国内会计准则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给出未来的研究建议。本书主要包括准则研究:分部报告、准则研究: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研究:研究开发支出等共十章内容。

书籍目录:

第1章准则研究:分部报告

1.1美国分部报告准则提出的背景

1.2FASB以及IASC分部报告准则及其演进

1.3分部报告准则涉及的若干会计理论问题

1.4关于分部报告的实证研究

1.5关于分部报告准则的实验研究

1.6小结

第2章准则研究:衍生金融工具

2.1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概念

2.2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2.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会计理论的冲击

2.4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研究

2.5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

2.6小结

第3章准则研究:研究开发支出

3.1美国研究开发支出准则提出的背景

3.2研究开发支出准则的内容及变迁

3.3国外关于研究开发支出的实证研究

3.4对准则本身的研究

第4章准则研究:股票薪酬

4.1股票期权计划概述

4.2美国股票薪酬准则的制定及其更替

4.3艰难旅程股票薪酬费用化

4.4关于股票薪酬具体准则的研究

第5章准则研究:养老金

5.1养老金准则相关概念和研究目的

5.2美国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准则条款的更替

5.3国际上主要养老金会计准则的比较

5.4美国养老金会计准则相关理论基础

5.5关于养老金具体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

5.6小结

第6章会计理论基础研究(一):稳健性

6.1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的研究

6.2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6.3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

6.4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7章会计理论基础研究(二):应计异象

7.1Sloan(1996)的工作

7.2关于应计异象的研究

7.3对应计异象的其他解释

7.4中国资本市场应计异象的实证研究

第8章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

8.1会计发展历程

8.2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沿革

8.3关于会计准则的规范研究研究视角

8.4我国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

8.5小结

第9章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9.1新会计准则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基于所有者权益差异调节表的分析

9.2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对2007年中报的分析

9.3资产减值准则与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转回行为

9.4债务重组新准则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9.5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案例分析

9.6公允价值与投资者反应实证研究

9.7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股权激励的新趋势及影响

9.8新会计准则开发费用资本化对高科技企业的影响基于中兴通讯的案例分析

9.9小结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的是西方学者如何针对具体准则进行实证研究的,重点考察研究的问题和角度。这一部分包括前五章内容,分别涉及分部报告、衍生金融工具、研究开发费用、股票薪酬、养老金等具体会计准则。第二部分介绍会计实证理论中的两个热点领域:稳健性与应计异象,以文献综述为主,即第六、第七两章。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会计准则方面的研究。第八章对国内有关会计准则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包括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第九章是一个关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研究报告,包括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  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它承担了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结构下为小规模经济提供稀缺金融服务的功能,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然而,随着我国即将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时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届时中小商业银行不仅要面临着以往国内其他类型银行的竞争,而且也将面临外资银行的竞争,其风险控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成为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存活甚至取胜的关键。基于此,如何有效控制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成为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以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生存的能力、意义和方式的研究,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危机发生的根源也仅仅从银行规模、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其背后的公司治理因素涉及甚少。并且,针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公司治理与传统的工商业企业公司治理的区别上,对银行公司治理缺陷是如何产生风险并最终影响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却鲜见论及。囿于实证研究数据的缺乏,大多数的实证研究仍然集中在大型银行上,对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其风险控制的实证研究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深入剖析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征及治理风险产生机理,进而有效控制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上述考虑,本书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公司治理视角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构建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框架体系,并分析了其公司治理特征;其次,深入探究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通过构筑股东、董事会与管理层、借款者和银行以及存款者和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并在综合考察其他相关影响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治理风险、外部治理风险和金融监管风险的生成机理;最后,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初步建立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研究工作,本书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第一,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核心目标是金融风险最小化,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金融监管机制是商业银行乃至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三大治理机制,而银行风险控制系统是这三大机制的共同出口。  第二,在过度集中股权结构和大股东控制的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实际控股的非国有股东可能利用其控制权侵害其他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并由此引发金融风险。  第三,就现阶段而言,公司治理风险是目前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股东相容性风险与管理层代理风险是形成内部治理风险的要因;而借款者银行代理风险、存款者银行代理风险、市场机制风险则可能导致外部治理风险;金融监管风险则产生于金融监管工具的不完备性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自身风险。  第四,实证结果显示,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数与风险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完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银行风险;股东大会治理指数与风险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在我国股东大会的规范程度和参与程度对风险控制有重要影响;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具体组成要素如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对银行风险的降低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本书对中小银行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也仅是个探索性研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简介】  魏华,山东潍坊人。1990年至2006年分别就读于山东大学贸易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并获得市场营销专业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交通大学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  1994年至2002年,先后就职于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山东省移动通信公司、山东企业托管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公司;2003年起就职于香江集团,现任集团资源能源事业部副总裁,贵州成亿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8年被选为贵州省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会计准则实证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519226
如需购买下载《会计准则实证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 443 印数 1500

书籍信息归属:

会计准则实证研究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33 的主题关于 会计制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