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8.0
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亚洲就占了三个。本书对亚洲从古到今数千年历史长河之大事件加以整理,由此以窥亚洲历史之一斑。是一本适合广大青少年的课余及成年人业余之休闲读物。
第一编 东亚
东亚地理区域的界定与文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东亚史的阶段性划分
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争议与确立
早期东亚文明的地理环境
石器时代的东亚人类
东亚第一个国家的形成
中国的早期国家
国家形态的成熟
战乱纷飞的战国时代
统一的中华多民族帝国
东南亚的居民和古代君主国
西汉帝国的发展
西汉帝国的区域发展状况
东汉时期的区域发展状况
三国魏晋各民族政权的整合与重构
走向鼎盛的隋唐帝国
匈奴帝国
朝鲜半岛的国家
从邪马台到日本
东南亚早期国家
匈奴与中原的战和关系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中国与周边附属国之间的朝贡贸易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早期东亚与南亚的文明交流
佛教的传播
东亚与中亚、西亚
东亚与欧洲的交流
安史之乱后的局势
北方西夏、辽、金、女真的纷争
蒙古帝国的兴起
朝鲜半岛高丽政权的建立
日本的政治演变
藤原氏摄关政治
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发展
东亚与南亚关系的发展
东亚与中亚、西亚关系的发展
东亚与欧洲、非洲关系的发展
元朝与朝鲜半岛关系的发展
蒙古对日本等国的征伐
蒙古帝国时期的东亚与世界
明朝的崛起与封贡体系的确立
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及其演变
东亚其他国家与封贡体系
郑和下西详
中央帝国的末落
朝鲜和日本
东南亚各国的形势
东亚与西方殖民国家的早期对抗
东南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西方冲击下的中、日、朝
俄国侵略势力涉足东亚
俄国疯狂侵占中国领土
俄国与日本的最初对抗
西方文化对东亚的传播
日本崛起及其对外扩张
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与外交改革
朝鲜改革的失败
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加入条约体系
中日战争的爆发
东南亚殖民化与条约体系
第二编 南亚
古印度文明的产生与衰落
印度的孔雀王朝
贵霜王朝和笈多王朝
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入侵
强大的德里苏丹
图格鲁克王朝
朱罗王国和胜利帝国
莫卧儿时代的印度
莫卧儿王朝的覆灭
葡萄牙与荷兰在印度
英法竞争和征服孟加拉
东印度公司的胜利
殖民地首府加尔各答
1857年起义
新德里:英国统治印度的极盛期
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印度知识分子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影响
圣雄甘地
印度独立时期的内部分裂
克什米尔纠纷
南亚其他国家的独立
尼赫鲁治理下的印度
英迪拉·甘地治理下的印度
第三编 中亚
波斯帝国的征服
马其顿帝国对中亚的征服
匈奴与塞种帝国
贵霜帝国
噘哒人的兴起
突厥的兴起
伊斯兰帝国的崛起
萨曼王朝
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王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对中亚的影响
蒙古帝国的鼎盛时期
金帐汗国
察合台汗国
卫拉特帝国与哈萨克
帖木儿帝国与乌兹别克对河中地区的征服
昔班王朝
乌兹别克汗国的衰落
俄国人统治下的哈萨克草原
俄国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准噶尔起义与俄军的镇压和征服
俄军的南侵与殖民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中亚五国的独立
第四编 西亚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自然背景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发现
苏美尔王表
苏美尔王国争霸
苏美尔王朝的覆灭
巴比伦王朝的兴起
拉尔萨的兴起与争霸
巴比伦王朝一统天下
亚述帝国的兴起
埃什嫩那的兴亡(前2025—前1758年)
古巴比伦后期及王国的灭亡
古巴比伦时期亚述的首次统一
中亚述时期
新亚述再度崛起
亚述帝国的灭亡
两河流域的最后一个帝国新巴比伦
古代西亚政权中的民主和共和因素
古巴比伦时期的长老会对王权的限制
两河流域的语言文化
宗教信仰
汉穆拉比法典
科学和艺术
伊朗文明的起源与发明
城市文明的兴起与古代埃兰文明
伊朗文明的发展
从城市国家到世界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安息王朝
萨珊王朝
城市国家的王权
伊朗文明的文化艺术
伊朗文明的科技成就
伊朗的宗教文化
伊朗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流
《学海扬帆》丛书是面向广大学子和青少年编辑的一套跨越历史、地理和文化的业余读物。包括人类各阶段、各地与的传统、历史、战争、文化、文学、和文明的状况和发展,介绍了一些影响世界和历史的名人、事件,是广大青少年和学习休闲阅读的佳品。
周成华主编的《亚洲简史》第一编是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东亚,第二编是与佛教有紧密联系的南亚,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形成东亚和南亚文化圈;是以伊斯兰文明为主体的中亚与西亚的整合史。这也符合亚洲历史区域文化发展的脉络。
读者只要打开《亚洲简史》,徜徉其中,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也是对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周成华主编的《亚洲简史》分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四编,主要内容包括:东亚地理区域的界定与文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早期东亚文明的地理环境;东亚第一个国家的形成等。
本书力求做到常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并举。以常识介绍为主,不作专门的学术研讨,只作常识性的叙述,努力提高趣味性,力求让广大青少年读者在休闲中求知,在求知中获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