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8.0
资本成为塑造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力量以来,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致使单纯局限于专业领域(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探讨和现实层面(所谓“发财致富”的路径)的操作都不能使其获得有效、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和透视,这同时使已经受到质疑、酝酿着新的生长的哲学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和发展契机。1846年普鲁东写下《贫困的哲学》并自认为他第一个用哲学的观点为经济学提供了内在理论结构,而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得以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层面面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进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构过程。过去对普鲁东及其著作《什么是所有制》、《贫困的哲学》等的理解明显存在脸谱化乃至妖魔化的倾向,本书悉心比较了这两本著述与马克思全面批判后者的《贫困的哲学》之间在各个观点及其论证逻辑上的差异,明确了“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意义,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哲学批判”提供了扎实的文本基础。
( ) 佩尔森 (Persson,T.) , ( ) 塔贝里尼 (Tabellini,G.) , 著
董长瑞, 王姣, 等著
( ) 佩尔森 (Persson,T.) , ( ) 塔贝里尼 (Tabellini,G.) , 著
陈世清, 主编
姚开建, 著
(美) 邓恩, 著
(美) 詹姆斯·E.阿尔特 (James E. Alt) , (美) 肯尼思·A.谢泼斯 (Kenneth A. Shepsle) , 主编
庄忠正, 著
周又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