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体制

社会主义体制

(匈) 科尔奈,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介绍社会主义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特殊路径,对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进行剖析。

书籍目录:

英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

第一部分出发点

第一章内容与方法

1.1历史发展的特殊路径与一般特征

1.2社会主义国家

1.3对“社会主义”一词的解释

1.4“政治经济学”

1.5实证分析

1.6模型

1.7评价

第二章社会主义体制的前奏和原型

2.1马克思心目中的社会主义

2.2体制原型

2.3社会主义革命之前的体制

2.4迈向经典体制的革命过渡时期

第二部分经典体制剖析

第三章权力结构

3.1执政党

3.2国家

3.3群众组织

3.4凝聚力

3.5内部冲突

3.6经典体制下统治精英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意识形态

4.1官方意识形态

4.2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感

4.3基本承诺

4.4权力的自我合法性与“父爱主义”特征

4.5纪律、牺牲精神和警惕性

4.6权力与意识形态

第五章财产(权)

5.1概念解释

5.2社会主义体制出现之前的一些典型产权形式

5.3国有企业

5.4其他国有产权形式

5.5合作社

5.6私人财产(权)和私人性质的生产活动

5.7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财产(权)

第六章协调机制

6.1主要类型

6.2主要类型情况介绍

6.3官僚(科层)协调机制

6.4市场协调

6.5自律协调

6.6道德协调

6.7家庭协调

6.8自发变迁与人为变革

第七章计划与直接官僚控制

7.1社会主义计划的先驱者

7.2初始方法:编制计划

7.3初始方法: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7.4经济领域官僚机构领导人的动机

7.5讨价还价与内部冲突

7.6计划、管理和政治

7.7信息问题

第八章货币与价格

8.1银行体系

8.2国家预算

8.3货币流动

8.4软预算约束与硬预算约束

8.5收入与价格反应

8.6生产者的行政价格管理

8.7消费品的行政价格管理

8.8市场价格

8.9非价格信号

第九章投资与增长

9.1扩张冲动与投资饥渴

9.2集中分配与投资紧张

9.3投资与消费

9.4优先(项目)

9.5外延式(增长)与集约式(增长)

9.6增长的波动、周期

9.7总产出的衡量

9.8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增长模式:强制增长

9.9增长绩效(表现)

第十章就业与工资

10.1通往全面就业之路

10.2劳动力持续短缺的形成与发展

10.3就业和工资的直接行政控制

10.4工厂里的“雇主”一“雇员”关系

10.5官僚协调和市场协调对工资的影响

第十一章短缺与通货膨胀:现象(分析)

11.1短缺现象和短缺经济

11.2需求调整过程

11.3横向短缺与纵向短缺

11.4短缺与剩余

11.5市场机制: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11.6正常短缺与正常剩余

11.7公开的、宣布的和隐性的通货膨胀

第十二章短缺与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12.1企业行为:短期决策

12.2企业行为:长期决策

12.3生产管理部门的行为

12.4相对价格

12.5企业关系中的压制型通货膨胀

12.6消费领域的压制型通货膨胀

12.7宏观层面的过度需求

12.8通货膨胀倾向:短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12.9短缺的自我诱发和自我繁殖

12.10体制本身的原因

12.11经济效率与技术进步

第十三章消费与分配

13.1消费的增长

13.2物质福利中的其他要素

13.3经济安全

13.4货币收入的分配

13.5物质福利的分配:其他表现形式

13.6对分配问题的解释

13.7均等化趋势与差异化趋势

第十四章外部经济关系

14.1外部政治环境

14.2对外经济关系的组织安排

14.3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进口饥渴、出口厌恶和负债倾向

14.4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搭配、出口偏好、追求零平衡

14.5融合的努力:经互会

第十五章经典体制的凝聚力

15.1主要的因果联系

15.2体制各种因素之间的“亲和力”

15.3(体制)原型与国家变体

15.4苏联的影响

15.5证明

15.6经典体制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偏离经典体制

第十六章动态变迁

16.1变迁的起因

16.2变迁的深度与彻底程度

16.3改革与革命

16.4按时间顺序对改革和革命进行考察

第十七章“完美”控制

17.1(完美控制)趋势概述

17.2上层重组

17.3企业合并

17.4计划与直接控制的发展

17.5预演: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组织结构

第十八章政治改革

18.1权力垄断

18.2专政的缓和

18.3官方意识形态中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

18.4多元化的萌芽

18.5向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18.6公开性和忠诚度的变化

18.7政治改革的局限

18.8苏联东欧后社会主义体制的政治结构

第十九章民(私)营部门的兴起

19.1民(私)营部门发展的背后诱因

19.2对民(私)营部门的考察

19.3民(私)营部门和官方意识形态

19.4私有制与市场协调的亲和力

19.5民(私)营部门与政府

19.6家庭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19.7预演: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民(私)营部门

第二十章自主经营

20.1作为思想和政治趋势的自主经营

20.2政治关系

20.3经济影响

20.4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20.5道德协调

20.6预演: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自主经营

第二十一章市场社会主义

21.1思想先驱

21.2来自历史实践的总结

21.3放松管制的其他替代战略分类

21.4企业的纵向依赖

21.5预算约束的软硬程度及企业对价格的敏感性

21.6公有制与官僚协调之间的亲和力

21.7公有制企业的横向联系

21.8两种依赖的比例

21.9国有企业与民(私)营部门的关系

21.10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变革的评估

21.11预演: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有部门

第二十二章价格改革

22.1产品价格的确定

22.2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

22.3政府制定价格和财政再分配的原则与实践

22.4价格改革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22.5预演: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价格

第二十三章宏观矛盾

23.1就业与工资

23.2增长与投资

23.3国家预算与财政政策

23.4信贷体制与货币政策

23.5短缺与通货膨胀:内部经济关系

23.6对外贸易与外债

23.7短缺、通货膨胀与负债

23.8生活水平

23.9预演: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宏观矛盾

第二十四章结束语

24.1变迁的深度、彻底程度以及主要因果关系

24.2缺乏连贯性的改革趋向

24.3改革与公众的情绪

24.4未来:旧体制的遗产与新体制的建立

内容摘要:

  读者面前的这部经济学著作是科尔奈1995年以前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将传统社会主义(即文中的“经典社会主义”)作为自己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对其“所有主要领域:政治架构、意识形态、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和对经济的监管、体制内部的信息流动、典型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政治一社会一经济环境塑造的典型行为特征”进行了鞭辟人里的分析和解读。这是该书与目前流行的许多其他著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应该说,在宏大的国际背景下对“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微观分析是作者在本书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作者简介:  雅诺什.科尔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达佩斯高级研究所终身研究员,现任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文章和专著,其中包括近作《全路与辅路:社会主义改革和后社会主义转轨研究》、《挣扎与希望:一个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稳定化文选》以及《论医疗保障改革》。他的《短缺经济学》一书及有关中央计划经济的诸多理论和著述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经济学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社会主义体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13015
《社会主义体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社会主义体制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6.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33.4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制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