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陈平原,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书籍简介: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本书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书籍目录: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学术史丛书》总序

重建“文学史”(代序)

第一章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一、“虚文”之不可或缺

二、“文学史”的意义

三、“桐城”与“选学”之争

四、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教育

第二章 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

一、在“文学革命”与“整理国故”之间

二、相辅相成的“课程”与“教员”

三、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

四、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文学课堂”

五、教育史及思想史上的“文学教育”

第三章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1922年的“风景”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

《学术史丛书》总序

重建“文学史”(代序)

第一章 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一、“虚文”之不可或缺

二、“文学史”的意义

三、“桐城”与“选学”之争

四、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教育

第二章 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

一、在“文学革命”与“整理国故”之间

二、相辅相成的“课程”与“教员”

三、从课程讲义到学术著作

四、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文学课堂”

五、教育史及思想史上的“文学教育”

第三章 学术讲演与白话文学——1922年的“风景”

一、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上)

二、四座城市与四位学者(下)

三、讲演者的风采

四、“白话”如何“文学”

五、以“讲演”为“文章”

第四章 “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

一、学科化之前的“文学”

二、课堂内外的“笑声”

三、“新文学”如何学院化

四、教授们的“诗意人生”

五、“创作”能不能教

六、词人上“讲台”

七、史家之“诗心”

八、文学史家的“情怀”

九、师生怎样“对话”

十、因“追怀”而获得的“思考”

第五章 晚清辞书与教科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

一、类书、百科全书与“学郛”

二、“国学”与“大辞典”

三、百科视野中的“文学”

四、辞书与教科书

五、大学教授的事业

第六章 清儒家法、文学感觉与世态人心——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

一、专著与杂文

二、清儒家法

三、文学感觉

四、世态人心

五、学界边缘

第七章 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

一、关于“恰当学术”

二、《中国小说史略》与“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三、孙楷第、郑振铎、俞平伯、阿英的小说史研究

四、另一种可能性

第八章 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

一、古文义法之调整

二、散文历史之叙述

三、六朝文章之重构

四、晚明小品之发现

五、如何面对“古典散文”

第九章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一、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王国维的披荆斩棘及其学术转向

二、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

——吴梅对于戏曲研究的贡献

三、剧场之美与实践之力——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戏剧史建构

四、“文学性”与“演剧性”之张力

第十章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在学科建制与民间视野之间

一、“文学史”神话

二、专家书与教科书

三、充满内在紧张的学科

四、演讲风格、文学修养以及精神磨砺

引用及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文学”除了作为科系、作为专业、作为课程,还有作为修养、作为趣味、作为精神的一面。“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学史是在西方学术观念的影响下,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形成的,并在20世纪获得了全面发展,《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着力探讨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史及文学史写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学术史研究丛书
9787301183588
如需购买下载《作为学科的文学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 400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09 的主题关于 文学史-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