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瞿秋白

陈独秀与瞿秋白

唐宝林, 陈铁健,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陈独秀与瞿秋白的传记。

书籍目录:

序言陈独秀与瞿秋白

上篇一代怪杰陈独秀

第一章主持创建中国共产党

一、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二、监狱中产生的建党念头

三、到工人中去

四、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发起建党

五、帮助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六、捍卫建党思想的纯洁性

七、帮助建立广东党组织

第二章向昨天告别

一、新文化陈营四分五裂

二、与胡适奇特的友谊

三、鲁迅小说的引路人

四、向广东旧势力宣战

第三章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一、马林带着紧迫的使命

二、与马林的冲突

三、被捕后掩护同志

四、探索者的初步成果

第四章推动国共合作

一、“宁死不加入国民党”

二、“能救国的只有国民党”

三、“努力进行复活国民党之工作”

四、调毛泽东协助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五、领导“五卅”运动

第五章家庭与爱情

一、没有爱情的婚姻与没有婚姻的爱情

二、父子情“薄”

三、窘困生活中的浪漫

四、神秘的情人

五、恋爱与革命

第六章右倾与辉煌

一、“退而不出,办而不包”

二、反对北伐风波

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的总指挥

四、书生难敌流氓

第七章彷徨中的牺牲者

一、夹攻中的苦闷与无奈

二、国际企图中途换马

三、请辞总书记职务

四、斯大林的替罪羊

第八章误入迷途

一、搞拼音文字的“撒翁”

二、自己舔吮身上的创伤

三、与托洛茨基相知恨晚

四、众人皆醉伊独醒

五、被开除出党

第九章爱国情殷苦支撑

一、似林教头初上梁山

二、出任中国托派中央书记

三、为抗日民主呐喊

四、身陷囹圄气若虹

五、遥控托派被开除

第十章筚路蓝缕暮年行

一、拥护国共合作抗日

二、期望再展宏图

三、“最后见解”是非多

下篇书生政治家瞿秋白

第十一章走向中共领导层

一、青年革命家

二、鲍罗廷的助手

三、筹办上海大学

四、炽烈如火的爱情

五、反击右派“弹劾案”

六、“秋之白华”

七、中央局成员和《热血日报》

第十二章国民革命大潮中

一、驳斥右派谬论

二、抱病著新书

三、力争革命领导权

四、支持毛泽东

五、不怕“皇帝”斩首

六、退让,还是进攻

第十三章书生非帅才

一、庐山行与南昌起义

二、“八七”会议当领袖

三、铸成盲动错误

四、《布尔塞维克》

第十四章重旅莫斯科

一、主持中共六大

二、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三、殷殷父女情

四、哀思战友们

五、中山大学风潮(上)

六、中山大学风潮(下)

第十五章横遭贬谪

一、结束李立三的冒险

二、“调和主义”帽子

三、清贫的谪居生活

四、左联的指导者

第十六章人生一知己

一、“没有见面就这样亲密”

二、初访鲁迅与鲁迅回访

三、避难于鲁迅家

四、圣洁的友谊

第十七章耕耘文学园地

一、革命文艺理论家

二、杂文创作和文艺论战

三、大众文艺倡导者

四、语言文字改革家

第十八章再度被贬谪

一、残酷斗争的对象

二、午夜的诀别

三、教育人民委员

四、主编《红色中华》

五、领导苏区文艺工作

第十九章“英德纳雄纳尔”

一、被甩掉的人

二、上杭县牢狱

三、灵魂与躯壳

四、并非多余的话

五、超越生死关

六、临难更从容

七、百世流芳华

前言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而且都是出生在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分子,曾经同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是中共成立后第一代、第二代领袖,并一起共事5年多,共同领导了第一次大革命,为早年共产党成长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同时,二人又由于各自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失败,先后成为共产国际的替罪羊;继之,又都受到王明“左倾”集团的打击迫害;最后,都落入国民党反动派的魔掌,一个面对枪口,大义凛然,英勇牺牲;一个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饱尝囹圄之苦;都走了一条“书生从政”、曲折坎坷、悲剧下场的人生之路。

但是,由于二人年龄相差近20岁,入党前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及影响不同,形成的知识结构、思想修养、性格作风也不同,因此在共同领导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矛盾。本文就此试作一些探讨,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一条路线,两种倾向

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从1901年留学日本寻找救国救民的“道理”开始,就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且几乎参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例如,拒俄运动、辛亥革命、反袁斗争等;参加过励志会、青年会、暗杀团(光复会的前身)、亚洲和亲会、欧事研究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和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的刊物《国民日日报》、《甲寅杂志》等;他自己还亲自创办并领导过类似的《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报刊、“安徽爱国会”、“岳王会”团体,特别是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所有这些,使陈独秀受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长期的熏陶和极其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深化在他的血液中;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他却在接受一点皮毛后,就投入到紧张激烈的革命斗争中、又担负起繁重的党的领导工作,无暇再进行学习和研究,因此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实际上,他是在听信了列宁讲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比资产阶级民主“高百万倍”的思想后,一厢情愿地接受列宁主义的。

与陈独秀相反,瞿秋白由于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裕的少爷生活,后来却因破产突遭变故,母亲自杀,家庭离散,受到极大刺激,先后研究老庄和佛教,产生“避世”和“厌世”思想;当他接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及其发动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投入“五四”运动时,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似乎已成强弩之末,而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却依恃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雄风,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入中国,为瞿秋白所倾倒。所以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十分淡薄,而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却由于他当时的特殊专长(俄文专修馆高材生)、爱好(研究俄罗斯文学)和机遇(《晨报》馆派他到俄国实地考察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从而使他成为我党早期公认的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再加上他在当时苏维埃政权初期十分严峻的环境中,受到布尔什维克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政治的严格训练和熏陶,他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更加削弱,而组织性、纪律性则大大加强,甚至把尊重上级,服从组织,当作最高原则来执行。这使他后来始终无条件地追随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路线,甚至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王明“左倾”领导集团的错误打击时,也不愿抗争,而采取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态度。

陈独秀则有更多的反叛精神,崇尚民主、自由和平等,独立思考,为追求真理而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前,在他被迫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时,也不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尽管不断地被否定;而在大革命失败后,不再接受自己不同意的意旨,不管它来自莫斯科还是党中央,他都极力抗争,即使被开除党籍,也在所不惜。1922年底,这两个有着不同思想修养和性格作风的人,在莫斯科第一次相遇。当时陈独秀是作为中共代表去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瞿秋白在专门培养中国及远东各国的革命者的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当助教和翻译,刚由张太雷介绍入党不久,临时调来大会工作,为陈独秀当翻译。当时,建党初期的干部纷纷离去:李汉俊因坚决反对加入国民党而退党,李达也因故离沪去了长沙帮助毛泽东办自修大学,张国焘在北京被捕不知下落。因此,陈独秀感到干部奇缺。他除了动员在法国勤工俭学和在莫斯科学习的大批干部回国外,在离开莫斯科时,也要瞿秋白与他一起回国工作。瞿同意了。

……

内容摘要:

  陈独秀与瞿秋白,二人既是旷世的才子更是聪明绝顶的学者,他们的人生,本应属于讲堂和书斋,然而时代的浪潮,把他们推上了政治,走了一条书生从政的悲辛之路……本书在讲述他们的革命经历的同时,更重点描述了他们的家庭、感情和婚姻,还原了活生生的真实的陈独秀与瞿秋白。此外,本书还附珍贵历史图片200幅。  陈独秀和瞿秋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都是出生在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分子,是中共成立后第一代、第二代领袖,共同领导了第一次大革命。二人又由于各自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失败,先后成为共产国际的替罪羊……  本书在讲述他们的革命经历的同时,更重点描述了他们的家庭、感情和婚姻,还原了活生生的真实的陈独秀与瞿秋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陈独秀与瞿秋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44477
如需购买下载《陈独秀与瞿秋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团结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36 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陈独秀与瞿秋白是团结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6 的主题关于 瞿秋白(1899~1935)-传记 ,陈独秀(1880~1942)-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