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精华

中医养生学精华

林祖贻等,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9.9

书籍简介:

本书对素来为国人重视的中医养生学作了系统而精到的阐述,作者结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养生实践,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将养生之道讲得透彻明白。

书籍目录:

"序言汤伟奇

导言杜祖贻

甲部养生指南

导论中华养生源流

绪言

第一章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

第一节生命

第二节健康

第三节衰老

第二章养生理念

第一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第二节注重整本,综合调养

第三节因人而宜,辨证施养

第四节和谐适度,中正均衡

第五节坚持不懈,恒久不息

第三章养生原则

第一节趋利避害,防微杜渐

第二节动静互涵,以动为纲

第三节调和情志,喜乐为常

第四节调理脏腑,脾肾为本

第五节经络气血,畅通为要

第六节药食结合,食养为先

第七节保精养神,形神合一

第四章精神养生

第一节怡养心神

第二节修炼品德

第三节调整心态

第四节调摄情志

第五章环境养生

第一节地区环境

第二节住宅环境

第三节室内环境

第六章生活作息养生

第一节起居有常

第二节劳逸适度

第三节衣着得体

第四节二便通畅

第七章睡眠养生

第一节睡眠的生理

第二节优质睡眠的保障

第三节失眠的防治

第八章娱乐养生

第一节娱乐养生的特点与原则

第二节琴棋书画与养生

第三节花木养植与养生

第四节垂钓与养生

第五节旅游观光与养生

第九章药浴养生

第一节药浴养生的特点与要领

第二节浴身方药第三节浴面方药

第四节浴发方药

第十章房事养生

第一节房事的作用

第二节行房原则

第三节房事禁忌

第四节强肾保健

第十一章饮食养生

第一节饮食的作用

第二节饮食养生的原则

第三节进食宜忌与食后保健

第四节常用食物的养生作用

第十二章药物养生

第一节药物养生的特点与原则

第二节常用养生药物

第三节养生中成药

第十三章药膳养生

第一节药膳养生的原理

第二节药膳养生的原则

第三节药膳的种类与应用

参考文献乙部养生要录

绪言

第一章胎儿保健与养生

第一节传统受胎学说与现代医学研究

第二节怀孕之认识

第三节男女胎儿识别之望诊与切诊

第四节胎教与胎病学理

第二章婴幼儿保健养生

第一节古今医学对婴儿护养之观念

第二节婴幼儿疾病之简易治疗方法

第三节婴幼儿生养教化之理据与方法

第三章少年与青年保健养生

第一节五育与少年与青年之健康成长

第二节五育之教化作用

第三节少年与青年之心理和生理发展

第四章成年人保健养生

第一节论男女青春期发展之差异

第二节妇女养生调血与胎产等问题

第三节养生养气与天人合一观念

总结

参考文献丙部养生名篇

第一篇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

第二篇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第三篇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节录)

第四篇吕氏春秋.尽数篇

第五篇嵇康.养生论第六篇抱朴子.养生论

第七篇西山群仙会真记.养形论

第八篇道家养生录

第九篇儒家养生录

第十篇佛家养生录丁部养生范例

第一例易筋经

第二例十二段锦

第三例八段锦坐功图诀

第四例导引却病要诀

第五例延年九转法

第六例分行外功诀

第七例无为静坐法

索引

一、书名及篇名索引

二、病症索引

三、人名索引

四、药方索引中华文明有文字可考的达四千年,有实物作证的逾五千年。在仰韶、龙山和小屯出土的文物,都可反映中华民族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生活习惯、农工技术、医药知识和思想信仰,延绵不断。盛世之时进步迅速,乱世之时则停滞不前。在人类文明的长流中,中华文明有时领先,有时落后。近三百年衰靡不振,今始渐现生机。此时正是有志之士谋求民族复兴、学术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时候。中国的医药及养生传统早开其端。考古学家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和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实当时的人已有安定的群居生活,从事农耕、畜牧、王艺、储粮、药用、养生、卜筮和祭祀等活动。神农尝百草和黄帝著内经等传说,显示先民已经知道怎样将积累的医药技术不断改良整理,并将之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史载不同时代的医家甚众:如春秋的扁鹊、战国的公乘阳庆、西汉的仓公(著《诊籍》)、东汉的张仲景(著《伤寒论》)、三国的华佗(有外科著述,已佚)、晋的樊呵(著《本草》)、唐的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明的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清的叶桂(著《外感温热论》)。名家辈出,典籍浩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治病除患、保健养生学说的体系,洵为人类知识的一大宝藏。中医的养生理论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与思想是一贯的。中华文化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人处于永恒的宇宙和悠长的时空内,自然地产生了敬天(顺应自然)法祖(尊重传统)的观念。中国医学就是采用顺应自然的方法和天然出产的材料去求取固本培元和养生延年的功效。历代医家又承受了黄老的自然理念和孔孟的人文思想,因此中华医学也具有传统哲学与道德的本色。事实上,前述的历代医家,多源于儒道之学。而道家与儒家的代表人物,亦多涉悬壶济世之术:如秦的徐福,汉的张陵,晋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的司马承祯,五代的吕洞宾,金元的王重阳、丘处机,明清的张三丰、李时珍;他们或于医药的发明,或于养生的传授,各有重要的建树。香港道教联合会是香港道教慈善团体之一,属下有中学、小学、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等,皆以维护民康,启发民智,承传中华传统艺文与宗教为宗旨。香港道教联合会同人等有见于香港中文大学杜祖贻教授及刘殿爵教授识见深远,推行中国古典文学、中华医学文献及中医养生专论等计划,弘扬学术,不遗余力,彼此志同道合,因而展开合作,共襄盛举,完成《中医学文献精华》全辑五十余篇。今值《中医养生学精华》四部三十余篇,即将付梓,爰撰此序,以志其盛。际此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中华文明的复兴,正于今日。汤伟奇丙戌元旦于香港道教联合会"

内容摘要:

  中华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现代的保健护体理念及方法,很多是参考古代中医养生的经验而发展出来的。本书围绕中医养生学问,全面阐述古今中医的养生观念及各项有效的养生要诀,并辑集历代有关中医养生的经典名篇,及宝贵实用的养生范例,同时附参考书目及索引,是一部全面的中医养生学大全,同时也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中医养生指导读物。本书编著者皆为专研中医学,及对中医养生有丰富认识的中医师或教授,各人对养生学均有独到的研究心得或丰富的临床经验。此书的出版,对读者研习、实践养生之道,当大有助益。  《中医养生学精华》一书,从中国传统医药的理论引申到生活实践的领域。本书的编辑体例如下:一、全书分甲、乙、丙、丁四部。甲部介绍保身全生的方法,乙部论述修心养性的原则。丙部和丁部分别辑录历代养生论著的名篇及保健活动的范例。二、甲部共十三章:一至四章为养生理论,五至十三章为养生方法。本部属概说性质,文字简易。三、乙部共四章:博采历代道、儒、释的要典,旁搜远绍:自胎儿保健以迄成年养生,兼及品格的训练与性情的陶冶。四、丙丁二部集录的文献及范例,均作简明介绍。其中有因原版散佚而自他处转载的,亦一一注明,以便查证。五、本书所辑述的历代中医药的理论、方法、案例与方剂,都不免受时代、地域及人事变易的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因此即使是权威性的文献,也只可作为参考和研究的资料,而不宜直接用来解决复杂的健康问题。如读者需治疗疾患,仍需延聘通晓医理的合格的中医师,以辨、证、论、治进行适当的诊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养生学精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3363803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养生学精华》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9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养生学精华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12 的主题关于 养生(中医)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