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8.0
被尊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梁漱溟语)、“当代理学大师”(周恩来语)的马一浮先生,学问精湛、思想博大,然学界对其的研究却相对不够。本书集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对马一浮的生平事迹、思想义理、文章诗词、与同时代人物如熊十力梁漱溟等的交往及思想比较,乃至马一浮在中华学术文化上的价值地位等,予以深入的考察与分析。许多提法与观点,不但有益于马一浮研究,其对探究中国文化的走向与发展,也是大有启迪。
前言
研究马一浮弘扬“六艺”学——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陈金寿/1
弘扬一代儒宗——马一浮的思想与学术成就叶时金/3
论马一浮的历史地位与思想价值汤一介/6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刘梦溪/8
马一浮思想的基本特色吴光/19
马一浮的哲学思想滕复/24
论马一浮的国学教育思想朱晓鹏/36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与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美国】成中英/57
马一浮六艺论的人文思想【中国台湾】戴琏璋/69
马一浮国学观及其特色【中国台湾】龚鹏程/89
马浮经学的本体诠释学探源【中国台湾】林安梧/106
马浮的哲学典范及其定位【中国台湾】刘又铭/130
从马一浮的志向与修养功夫谈马氏学术与生命的特异处
【中国台湾】詹海云/145
马一浮与新加坡释广洽的方外之交——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殊案例
【新加坡】释永光魏维贤/152
“王者以道治天下”——马一浮儒学古典名言的政治观罗义俊/163
马一浮和“六艺论”刘梦溪/173
马一浮楷定“国学是六艺之学”的现代意义蒋国保/188
马一浮国学观的启示刘宗贤/202
论马一浮的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思想及其意义李明友/207
浅析“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现实意义李峻岭/212
浅议马一浮的文化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林义/220
再论马一浮与现代新经学——从国学的视角看许宁/228
马一浮“六艺一心论”对经学的整合邓新文/246
试论马一浮理学功夫论的展开王宇/265
论马一浮对程朱陆王之心性论的整合何静/280
马一浮对佛教心法的知性诠释:以华严禅为例陈永革/291
试探马一浮先生儒佛观的形成及发展丁敬涵顾天德/308
论马一浮的诗歌美学思想陈望衡/323
马一浮先生的文化诗学观吕洪年楼培/334
马一浮诗学思想管窥彭庭松王长金/344
马一浮的易学研究——读《观象卮言》有感周山/352
读马一浮先生《孝经大义》二题舒大刚/364
马氏之学善于“贯”——读《(论语)首末S-章义》后黄灵庚/379
马一浮对于《论语》意义的阐释张涅/383
儒学教育的生命导向——马一浮《复性书院学规》的生命学阐释何仁富/392
中国近代思想名家的师道理念与实践的殊途同归——以梁启超、马一浮与胡适、鲁迅等人的言行因果
异同为中心谭世宝/408
湛翁和希逋——数学家章俊之的两位人文学者朋友蔡德贵/418
马一浮与梁漱溟陈锐/432
马一浮与现代中国的朱舜水热钱明/444
马一浮在一九三九——叶圣陶所见复性书院创业史朱维铮/462
由马一浮佚诗佚文说到与龙榆生交往因缘虞万里/479
“万里来寻独立碑”——马一浮北美游学述略林桂榛/499
马一浮的国学教育活动述论宫云维/521
试析马一浮少年时代的不幸遭遇对其成长的影响陈秋强/530
春到花枝满斐然已成章——“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述评陈卫平/539
马一浮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的最新展示——“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张宏敏/547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马一浮思想新探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2555642 如需购买下载《马一浮思想新探》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300 |
马一浮思想新探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61.5-53 的主题关于 马一浮(1883~1967)-哲学思想-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