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是一部有关梨园舞台、文化生活、文学书写的随笔集。引证据典,文笔潇洒,寓思想于叙事中。
序
文坛闲话
成败英雄论
说“存异”
撑开慧眼.剜肉生疮诗评二题
多为文坛新秀写序
想起了夏绿蒂
弹词.女排.文学
配戏
有感于书场放电影
流派要立足于“流”
“戏改”:从“懂”做起
重树新时期文学精神
艺文杂谭
触类旁通
学白描
漫话曲笔
闲笔不闲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张飞不鲁莽
托梦、说梦及其他
从“池塘生春草”说开去
丑角不丑
平淡显深刻
捕捉生活的美
工于发端
善于节制
留些“艺术空白”
妙在借题铸新意
敷彩着色小议
《画竹歌》与诗评论
闲话“红学诗”
李白不题诗与郑板桥弃旧作
转益多师
诗要有格
哲理入诗
诗要讲点章法
诗情.诗艺.诗人
诗情.构思.魅力
诗意.深度.鼓点
小说要讲究构思
立意在于异
营构小说意境
选择最佳角度
炼字
悬念的力量
经典欣赏
蒲松龄《山市》的写景艺术
刘基《卖柑者言》的文学议论
杨朔《雪浪花》的意境熔炼
秦牧《花城》的意境营造
郭小川《秋歌》的诗情
施耐庵《水浒.画虎》的绘形艺术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的心理描写
姚雪垠《李自成-石门谷平乱》的情节戏剧性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谐角造型
劳森《他母亲的伙伴》的艺术构思
莫拉维亚《女明星》的主题叙述
后记
前言
多才多艺,常常被用来形容文人才俊的多姿多彩。但我想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体会:一个人文学修养的形成,不会局限于单一的一种艺术样式。以近现代诸多文学家为例,高明如鲁迅先生这样的人杰,除了创作小说,写杂文之外,对美术作品也有很高的鉴赏力,他一会儿与新兴艺术家倡导版画木刻,一会儿又与郑振铎合编《北平笺谱》。而其他的文学家,通常的业余生活中也都有一些艺术爱好。譬如听戏,大概是最普遍的。最极端的例子要数当年在北大读书的顾颉刚,因为天天痴迷于平剧而不能自己,以至北大功课置之脑后,其结果是休学一年再来补读那一段因为听戏而耽搁的课程。今天的社会,听戏观剧的热情大概是很多人所没有的了,但一些文学人士对相关艺术爱好的习惯似乎还保存着。看电影看碟片,是很多人业余生活中的一环。一般人看电影看碟片是消遣,文艺界人士看电影看碟片,当然也是消遣,但也不只是停留于此,不少作家批评家从中获得很多的艺术启示和灵感。记得施蛰存先生曾说过,当年最爱看电影,有新的外国片必看。看久了,自己就在琢磨写小说时能不能也借鉴一些电影技巧。被称为创作“新感觉小说圣手”的穆时英,他的小说技法的确是融入了很多电影的场景表现技巧,他本人也是“软性电影”的倡导者。今天的作家批评家受电影电视等现代艺术影响启迪的事例更多,这些平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艺术积累,其实是作家批评家艺术创造力的生活来源。
我的此番解说,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翻阅了吴士余先生的《行走文坛》而引起的。我与吴先生素昧平生,但他的《中国小说美学论稿》很多年前拜读过,留有很好的印象。他的批评方式是属于那种细读型的、鉴赏型的。他对很多文学作品有兴趣,这种兴趣主要不是来自于理论研究,而是鉴赏和爱好。对某部作品中的精彩段落或某个人物细节出神入化的刻画,他一旦读到,便会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作为旁观者,我也常常被他书中的欢悦情绪所感染。这种一边阅读,一边欣赏;一边分析,一边议论的文学批评方式,在我看来倒是别有一番情趣的。最近出版社推出他的新作《行走文坛》,收录了他从1970年代末至今所发表的一些代表作品。我翻阅之余,又一次被他的广泛的阅读面和众多的艺术爱好所感动。文集中所援引的作家作品真正是古今中外,而且他每引录这些作家作品的段落,都是因为他喜欢这些作品,被这些作品所打动。譬如,他对《莫泊桑传》的喜欢,是源于书中对莫泊桑坎坷经历的记录。再譬如他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批评《穆桂英挂帅》而引发的文学批评应该有“存异”的议论,跳出了时下流行的性别批评的俗套。
我还喜欢他那一组文章中论及传统戏剧和评弹的内容。在一些看似旧去的艺术品种身上,他能够体会到一种很纯粹的文学意味。像评弹,其实说什么和唱什么有时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评弹这种艺术表演样式能够体现出传统生活中特有的委婉细腻的风姿。吴先生是一位评弹爱好者,文章中多处谈及评弹的艺术魅力。也是因他这些文字,让我联想到前不久去卢湾区图书馆参加一次沙龙的体会。那是临近2009年新年的一个下午,友人约我去卢湾区图书馆会心楼参加艺术沙龙。晚饭后说是有评弹演出,如愿意可以听听。我也是随口应诺,随意坐进场子听起来,哪想到这一听竟不想走了,那种环境气氛和委婉细腻的苏白唱念,让我陶醉。这真让人有一种意外的收获。那天说的是明代苏州府上的事,具体的故事背景很多人不一定清楚,但演员的说唱弹念,有一股浓浓的韵味。这是一种极为奇妙的艺术。换一种语言,譬如用今天的普通话吧,就是说唱得再好,恐怕也难以让听众在一个多小时中有那样多的投入。吴士余先生批评文章中每出现对这些门类的艺术作品的品评,总让我有一种欢心的愉悦,这样的批评我特别愿意接受,也特别愿意推荐给广大读者。
杨扬
2008年元月
后记
涉足文坛四十余载,由一个文学青年步入学术之途,其书写生涯始于感性体悟,继成于理性思考,虽无硕大建树,但历经艰辛终以文化思维与小说美学研究之一家心得而为学界认可。若作粗疏回顾,前20年的文学阅读和感性体悟,为以后的文学书写作了必要的准备。因此,选编《行走文坛》便有了厘清文学书写轨迹的情结。
《行走文坛》所收数十篇文艺随笔,广及诗文、小说、戏曲等领域,虽是短章札记,兴意闲读,但始终脱离不了文学艺术的审美。阅读、感悟、审美体验构成了文学书写初始生涯的基本坐标。
文学批评,即使是随笔札记,也不是游戏所为,更不是意气作文,实是一种人格化的批评,是批评家审美素质的印照。这需要批评家在文学书写中不断锤炼审美知觉的悟性,以提升艺术审美的敏感度。因此,这些文艺随笔的书写正是笔者对潜心阅读,触类旁通,探微美的规律,丰富经验性审美体晤的一种实践。
批评家的建树,无须将精力投资于人为光环的幻象与旗帜的自我标榜,也不能纵恣于市侩式的商业交易,而在于默默的耕耘,踏踏实实的学问,以勤奋、求实铸塑批评家的自我品格。收入《行走文坛》的诸篇,也是皆在印证笔者祈求的书写轨迹。
审美知觉与体验的锤炼,求真、求实的书写理念,作为以各学术求知的精神支撑,坚持了四十余载,终成正果。现当下这段行走文坛的书写心得,权作本集的后记。
吴士余
2008年12月
《行走文坛》,收录了吴士余先生从1970年代末至今所发表的一些代表作品。他的作品多采用一边阅读,一边欣赏;一边分析,一边议论的文学批评方式,他的批评方式是属于那种细读型的、鉴赏型的。他对很多文学作品有兴趣,这种兴趣主要不是来自于理论研究,而是鉴赏和爱好。对某部作品中的精彩段落或某个人物细节出神入化的刻画,他一旦读到,便会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作为旁观者,相信你也会被他书中的欢悦情绪所感染。 《行走文坛》所收数十篇文艺随笔,广及诗文、小说、戏曲等领域,虽是短章札记,兴意闲读,但始终脱离不了文学艺术的审美。阅读、感悟、审美体验构成了文学书写初始生涯的基本坐标。这些文艺随笔的书写正是笔者对潜心阅读,触类旁通,探微美的规律,丰富经验性审美体晤的一种实践。【作者简介】 吴士余,1945年9月出生,浙江镇海人。资深出版人,文学评论家。曾任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兼《书城》杂志总编辑,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副总编辑。现任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名人协会常务理事。治学三十余年,注重感性审美经验与形而上思考的结合,探究中国小说叙事与中国文化图式的思维同构规律,言说自成一家,开拓了中国小说美学研究的新路径,为汉语学界认同。出版学术著作有《中国小说美学论稿》、《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小说形象新论》、《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文学,现代人的思考》,学术随笔《守望理性》、《边缘阅读》等。生平及事迹先后列入《中国新文学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英文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辞典》(韩文版)、《世界名人录》(香港版),1999年获“世界文化名人奖”(香港),2006年获上海出版人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行走文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403616 如需购买下载《行走文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行走文坛是上海文化出版社于2008.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