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8.0
本书描述了当代著名画家亚明艺术与人生的起起伏伏。
序
第一章童年之梦
第二章少年从戎
第三章小试才智
第四章浅涉画坛
第五章纵论丹青
第六章回归传统
第七章初温旧梦
第八章人生炼狱
第九章再温旧梦
第十章走向世界
亚明年表
后记
前言
大抵意识、思维和他人不同的人,说话、做事也会和他人不同;其意识形之于“态”(诗文书画等),也就具有不同的风格,如果其人的意识、思维和常人完全不同,其结果或是疯癫,或是天才,古今人物大多如此。
年前,我的家遭大火灾,六卡车的书籍、资料、名人字画、文物收藏、手稿等,皆焚烧一空,半生心血化为灰烬。海内外有关人士和友人纷纷来电来信慰问,独亚明先生来信祝贺,说是福,不是灾。他的说法就与众不同。
老画家们退休后,大多跑到广州、深圳等繁华城市,住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独亚明跑到寂静的太湖当中,住在明代人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物内。他又和别人不同。
“同能不如独诣”,为人如此,为文方能如此,艺亦如之。
我第一次见到亚明,就发现他和别人不同。那时我正读研究生。一般老画家不会把一个年轻人放在眼里,而且大多老画家和官员们都要摆点架子,甚至装模作样,其目的是引起年轻人的重视和尊敬(虽然效果相反)。所以,我对于名人和官儿们,历来是不敬而远之。那次是参加一个会议,我去时已散会,大家去赴宴,前头走的一批人,个个派头十足,又都十分矜持,不用问,都是名画家和官员们了。我没有理睬他们,他们也没有理我,独有一位个头不太高却气质不凡又风度翩翩的长者拍拍我,拉我一起去赴宴,并且很随意地和我神侃起来。我是研究历史的,三句话不离本行,于是他便和我谈历史,从宋史、明史,谈到太平天国,又谈到现代。其实,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但我断定他不是画家,更不是官员,因为他和他们不同,他只是一位有学问的长者,可能是一位历史学家,他对历史那样精通,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次会议,我发现这位“历史学家”坐在主席台上,别人告诉我,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画家亚明,江苏美协主席。我当时绝对愣住了,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官员,应该比那些小画家、小官员架子更大才是,实际却相反。始悟“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之真谛。凡是真正有知识的人都不会摆架子,更不会装腔作势,且都是很自然、很本色的。很多人都知道亚明从来不欺无名,也从不阿谀权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他都同样地对待。
那次见面后,只几年时间,我由一个研究生到安徽省文化厅研究人员,又到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再回到南京,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不久,海外某机构委托我主编《中国巨匠与名画》二十本,选从古至今二十名画家加以研究,以便向全世界显示中国绘画的风貌。当代画家,我选定了亚明,而且由我本人撰写。
我又一次和亚明联系上,这时他已隐居在太湖当中的近水山庄,他购买了一套明代花园式住宅,而且整修一新,又画了很多壁画,他自称“悟人”。在太湖之渚、落日楼头、藤荫架下、芭蕉叶旁,这位身经一时代风云,足迹五大洲海岳的“悟人”,感时抚事,追昔虑今,给我谈起了他七十年的沧桑,又让我观看了他历年来所存画稿,未了,又交给我一大批介绍他的文章,我翻了一下,只有石楠所写的一篇值得参考。亚明的女学生也告诉我,安徽有一位作家石楠正在写一本介绍亚明的书。
我当时就希望能早日读到石楠的大作,但因海外催稿太急,我等不到她的著作出版,就匆忙地完成了《中国巨匠与名画.亚明》卷。我这本书日下正在英国出版,幸而匆忙寄出,否则也难免于年前这场大火灾。可惜我保存的众多有关亚明的资料都已烧光了。但幸运的是我又读到了石楠女士的大作《亚明传》。
石楠这本书详细地记述了亚明一生的经历和艺术追求。他从一个穷苦的孩子,到新四军的战士,再到著名的画家、江苏省美协主席,参与一代艺术的活动家、组织家,其中风风雨雨,坎坷沉浮,都在石楠笔下如实地涌现出来。一切有作为的人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亚明的七十年沧桑也正是中国七十年历史的一个侧面,从石楠的书中,从亚明的经历中,我们也了解到抗战至“文革”,直至今日的中国社会,尤其了解到现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些内幕。石楠以她的生花之笔写得生动而真切。
我没有见到石楠,只知道她曾是安徽省政协常委、作家协会副主席。我在安徽工作时,还不知道她,也不知道她怎么迈入到艺术家的圈子中来。她的成名之作是《画魂》,如今已家喻户晓,她本人的大名也远播海内外。《亚明传》大约是她的第二部著作,接着她又写刘海粟。但愿她不停地写下去,把近现代画史上重要画家都写出来,则画界幸也。
后记
亚明先生逝世后,我就希望有机会重版这本传记。激发我这个愿望的因素很多:常常有人来书来电询问哪里能买到《亚明传》,我回答不了;也常有亚明先生的学生和画家朋友向我索书,我因存书寥寥,不能满足朋友的愿望而深感遗憾。尽管亚明绘画作品的价格在当今艺术品投资市场一路飙升,一幅画由过去几万元升值到数十万元,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艺术成就是如何获取的呢?我希望喜爱亚明艺术的今人和后人能从亚明先生的人生足迹中,他为人为艺的高德和精神中,获得更多启迪和滋润;每当我翻到亚明先生写给我的那摞信,重新读到那些闪烁着智慧和哲理光辉的文句,就会想起我对他的采访,我们的交谈,我就觉得,他是当今一位了不起的高人,他不仅是中国画坛杰出的优秀艺术家,而且还是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思想家和哲学家。每当我的目光落在我为他写的传上,或是见到我和他的共同友人的时候,我眼前总会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就会忆起与他的相识和我们间的忘年之谊,希望重印这本书的愿望就愈发强烈了。
我知道亚明这个名字还是60年代初,那时我刚从乡村走进城市,从学校走进社会,渴望知识和美的我,从众多的书刊目录中选订了《美术》杂志。这于一个月工资只有18元的学徒工来说,无疑是个奢侈的享受。可我却因之知道了许多画家,也知道了亚明,使我久久记住亚明这个名字的是他的《货郎图》。那是幅颇具装饰意味和年画风格的作品,可画上那群神形兼备的乡村妇女生动活泼的群像在我的脑海里犹似刻在石板上的图画,以至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霜雪,也未能使之在我心头漫漶,终于在我们神交二十多年后有了相识他的机缘。
1989年夏,安徽艺术学校老校长庆胜先生写信给我,说亚明是他新四军抗日游击队的战友,身世很有传奇性,建议我为亚明写部文学传记。
我高兴地接受了。同年深秋,我到合肥出席《清明》创刊十周年庆典活动,庆胜和亚明的表弟陈道仁两位先生,为了给我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采访环境,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从南京接来了亚明先生。安排我们住在合肥水西门外的908宾馆。
当我近距离地接触到亚明的时候,就发现他是个非常聪明又有灵性和悟性的人。他没有老师,但他又说他有三个老师:传统、自然和人民。他主张“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他的画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法而无定法。他又是个少见的史才,他对每个时代的历史都能提出他自己的见解看法,以史为基础,他在哲学、人类学和文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历史知识、哲学知识,远远超过他的同辈画家,灵性悟性和他的三个老师成就他成了一个通才。听他回忆往事就像听故事一般,可谓是一种美的享受。他语言幽默丰富,状物拟人,惟妙惟肖;观他作画,纵情恣肆。我们在一起谈了一周。当时我还写过一首不拘格律的诗:己巳深秋,在合肥水西门外,欣会亚明先生,一席长谈,又观作画,得益良多,感慨记之:
庆君荐我书画圣,水西门外会亚公。
童子十五投军旅,青春三十转画风。
驰骋画坛呼风雨,壮游山河得真功。
诗人魂魄画家胆,纵笔挥洒都是情。
这首不成诗的诗,确也包容了亚明先生艺术人生旅程的几个碑石,后来我将此诗题赠给了他,他回信大加赞赏。
1990年夏,我完成了长篇传记小说《一代名优舒绣文》的定稿,就开始作撰写《亚明传》的准备,搜集资料,补充采访,研究亚明的绘画和文章,整理他的谈话录音资料,基本掌握了他的思想感情脉络和他的传奇人生经历。1991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我受到了他全家的热情邀请,专程去了南京,在他家住了五天,和他夫人鲍如莲女士同室而卧,和他全家同桌而餐,他们夫妇还陪我到梅花山看了梅花,让我欣赏到了香雪海的奇观,近距离地观察了他的日常生活、他的家庭和他的友人。我在悟园的几日,深为他高尚的人格力量所震撼。
亚明好客,他家门铃整日响个不断,来看他的人很多,各阶层的人士都有。他戏谑了一联:“党政军民来来去去,三教九流进进出出。”
有天中午,他刚刚脱衣上床午休,门铃又急剧大作。阿姨去开门,跟着她进来的是位扬州口音的中年男子,他背着一捆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请求亚明评点。夫人想让老人睡会儿午觉,就说他不在家。那人只得怏怏地背起沉重的画卷。亚明在楼上尚未睡着,听到他们的谈话,不安起来,他没顾上披衣,就趿着鞋子从楼上跑下来,从后门追了出去,把那人拦了回来。他让那人解开画捆,一卷卷地仔细品评,整整看了一个下午,看完后,又说了他的看法,并在几幅画上题了跋文。事后我问他,既然挡了驾,何必又追了回来,岂不让夫人难堪。他说:“人家远道而来,让人白跑一趟,他心里不好受,我心也不安。”那几日,天天都有让我眼潮心动的事情发生。
在南京,我还走访了著名作家顾尔镡、刘坪,著名画家陈大羽和江苏画院部分画家,亚明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鲜明了。回来后,我就正式着手写了。那年8月3日,我吟过一首小诗抒发撰传时的心境:
两度寒暑两度秋,
伴公欢笑伴公愁;
为求真魂与真相,
不施脂粉懒梳头。
1992年完稿后,我请我的老伴以毛笔小楷抄清,庆胜先生派其女儿亲往苏州东山,送到亚明手上。亚明不仅审读了全稿,还用大块时间逐字逐句审定斟酌,并用专纸写下万言建议和修改意见,又派专人送到我手里。我十分理解他,尊重他的意见,我更不愿意因为这本小书带给他烦难。根据他的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删去了可能惹祸的地方。定稿后,恰逢《江淮文史》创刊,被其看中,全文连载,后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发行。
这本原题《回望人生路亚明的艺术之旅》的文学传记,写的是他65岁前的艺术人生和命运,只能算是他的半部传记。从90年代开始,他就住到了苏州东山的近水山庄,在他修复的明代建筑里,开始研究古代壁画的现代形式,将笔墨从宣纸上转移到墙壁上来,为此他五上黄山采风,他在近水山庄里过着“读书、写画、饮茶;观云、听雨、种瓜”的归隐生活,他找到了一种新的艺术视觉,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和境界。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过多次,假若老天假他以年,到他80岁的时候,他要再请我给他书写下半生的传。可他违背了他的诺言,没有活到80岁就绝尘而去,而他是多么地不愿背约啊,是无情的肺癌夺去了他鲜活的生命。所幸的是,他的生命在他的艺术作品里得到了延续。每当我看到他捐赠给故里合肥亚明艺术馆的作品,他那幽默风趣的形象就会浮现在我眼前,我的这个感觉就越发的明朗:亚明先生没有死,他仍活着,他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朋友们的心中。我也就越发希望再版他的传,好借再版之机对他的后半生作点儿补充,让读者了解他的全部人生。我感激文化艺术出版社,他们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重新整理续写了《亚明年表》,从他出生写到他逝世后的多次纪念他的活动,读者就能从传中读到一个完整的亚明了。借撰写《后记》之机,我特向文化艺术出版社有关领导致以诚挚的感谢。
本书详细地记述了亚明一生的经历和艺术追求。他从一个穷苦的孩子,到新四军的战士,再到著名的画家、江苏省美协主席,参与一代艺术的活动家、组织家,其中风风雨雨,坎坷沉浮,都在石楠笔下如实地涌现出来。一切有作为的人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亚明的七十年沧桑也正是中国七十年历史的一个侧面,从石楠的书中,从亚明的经历中,我们也了解到抗战至“文革”,直至今日的中国社会,尤其了解到现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些内幕。石楠以她的生花之笔写得生动而真切。 本书以生动优美的文笔.真切、详实地记述了亚明从一个穷苦孩子,到新四军战士、著名画家、江苏美协主席、继承并推动中国画发展的活动家和组织家,风风雨雨、坎坷沉浮的人生经历和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本书不仅真实地描述了亚明七十年的沧桑人生,也描绘出中国从“抗战”至“文革”这段历史的一个侧影和现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些内幕。【作者简介】 石榴,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散文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作品:《画魂潘玉良传》、《寒柳柳如是传》、《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刘海粟传》、《张恨水传》、《陈圆圆.红颠恨》、《不想说的故事》、《海魄杨光素传》、《美神刘苇传》、《亚明传》、《舒绣文传》、《百年风流》、《另类才女苏雪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真相》、《生为女人》、《石楠文集》(14卷)、《石楠女画家系列》(1卷)、《石楠女性小说选》、《晚晴》、《弃妇》、《爱之歌》、《寻芳集》等,获省级以上文学奖十数项,2005年10月,被评为“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亚明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3931239 《亚明传》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