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女咪妮

猫女咪妮

(荷) 施密特 (Schmidt,A.M.G.) ,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0.0

书籍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荷兰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安妮·M·G·施密特(Annie M·G·Schmidt)。该作品是施密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富有童话色彩的幽默小说,述说一个奇异的猫女与一名不得志的记者之间的故事。小说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女主人公、由小猫咪妮变成了美丽“小姐”,虽说她变成了人,却仍保留着猫的习性。有一天猫女咪妮遇到险情,躲到树上,后来男主人公Tippe把她救了下来。男主人公是个报社记者,常常为无新闻稿源而发愁。这时猫女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提供给他一条独家新闻。他发出这条新闻得到社会认同,因此改变了自己将遭辞退的命运,同时与猫女的爱情也得到了发展。

书籍目录:

1、找新闻

2、流浪猫

3、不洁猫

4、“猫”通社

5、女秘书

6、逛大街

7、你姐来了

8、派对上

9、心理医生

10、猫证人

11、汽修猫和大亨猫

12、小猫劫

13、狄博思出手了!

14、猫瘟

15、“不同历史时期的猫”

16、新闻猫

17、她又变成了猫?

18、大黄猫姐姐

19、这回是卡洛斯

译后记

前言

你一定读过不少关于猫的故事。本书要讲的这只猫确切地说,她似人又似猫恐怕是风车王国荷兰最有名的一只猫。故事的作者,是荷兰最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施密特(19111995)。这位老太太是荷兰第一位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奖得主(1965,泰尤.泰森奖),在她77岁的时候,林格伦亲自向她颁发了国际安徒生奖。本书是她最为喜爱的一部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01年上映,中央电视台也播出过。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芒刺的小镇,那里有不得志的小报记者(也就是故事的男主人公),迂腐却正直的校长,道貌岸然的工厂主,虚情假意的房东,还有爱打抱不平的小学生,更有一群形形色色、古灵精怪的猫。因为猫女咪妮的出现,看似平静的小镇开始暗流涌动……

后记

去年年底,我刚译完这本书没几天,我的猫就死了。

她是一只白色的暹罗猫,刚出生不久就被我从朋友家里抱过来,跟了我大概一年。第一次见时,她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晚上经常猫在我的脑袋后面睡觉,小手搭着我的额头。都说暹罗猫娇气,喜欢主人爱抚,但她活着的时候,只有两次愿意同我近距离接触睡觉:一次就是刚离开猫妈妈来我这的时候,另外一次是她死前一两个月我带她去做绝育手术。手术的麻药和疼痛让她万分难受,那天晚上她在我的臂窝里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床单上吐了一堆猫粮,都是她前一天傍晚勉强吃下的。

那天一早,清洁工来家里打扫卫生,把主卧的窗户打开了。而我还在睡觉,等我醒来便发现猫不见了。我以为她又跑到别的房间里的什么地方躲起来了,一开始没在意。有一回就是这样,她藏在一对小两口的床底下,一直猫到半夜,饿了忍不住,又不敢出来,就在那叫。那时大概凌晨三点左右,把床上的女士惊得从被窝里跳出来,大声叫唤我赶紧抱走。

但是那天到了晚上,房间里还是没有小猫的动静。我着急了,找遍了房间里每个她可能藏身的角落,还是没有。第二天醒来,也没有半夜猫叫的事情发生。我意识到,我的猫肯定丢了。当时我只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一定是清洁工扔垃圾时把房门打开了,猫偷偷溜了出去。我住的楼房有三十层高,左右各有两排楼梯,于是我拿着手电筒,从一层找起,爬到了顶楼还是没有找到她。

我住在十五楼,但我没有意识到被清洁工打开的那扇窗户的危险性,心里还盼着她能自己回来。

第三天,我带着满腹不安去青岛出差。等我回到了北京,已是三天之后了。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经常出差,短则三两天,长则十天半个月。每次出差回家,她总会跑出来迎接我,哀怨地叫个不停,直拿脑袋蹭我的脚后跟。但是那次房间里空荡荡的,她没有回来。也好,跑到小区里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流浪猫,在北京冬日午后的阳光里晒晒太阳,没准也是件美事。

我住的小区不大,只有孤零零几栋楼,但流浪猫不少,差不多有二三十只。这跟楼里一个中年女士的辛勤喂养不无关系。每天晚上七点半到八点之间,你准时会在小区的绿地上见到她,手里拿着一袋猫粮,身边围满了数十只猫,煞是壮观。她熟悉每只猫的秉性,知道谁最能打,是“猫王”;谁最漂亮,是“猫后”。于是我问她最近流浪猫里是不是多了一只白色的暹罗猫,她说没有,不过前几天一早有人看到一只猫从楼上摔了下来,尸体还在地上躺着,她不敢过去看,好可怜。她指的方向与我阳台所在大致吻合。我心里一沉,知道坏事了。

北京大冬天夜里七八点,那风吹的,冷。我走过去,看到了她的身影,脑袋耷拉在地上,四只脚整整齐齐叠着。死的样子都那么好看!用手一摸,身子冻得跟冰碴子一样,又冷又硬。我回家拿了个鞋盒,把她装在盒子里,就在那里挖了个坑,埋了。

跟咪妮不同,我的猫很不幸,死于非命。当然,这大半要怪罪于她粗心的主人。《猫女咪妮》则是一个很开心的故事,书中的咪妮简直像孙猴子一样,神通广大,惩恶扬善。而当你们读到这篇译后记,体会到的却是悲伤和悔意,对此我表示道歉。

本书作者安妮.施密特是荷兰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兴趣广泛、行文幽默,诗歌、音乐剧、戏剧和电视剧多有涉及。但最受人称道的还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1988年她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猫女咪妮》即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国际安徒生文学奖一向被视为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有“小诺贝尔奖”之称。

尽管她的作品在荷兰脍炙人口,且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本书即在2001年由华纳兄弟公司改编成电影《Minoes》上映,2008年9月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过),英语和汉语世界对她却少有耳闻,其作品也甚少有英文版和中文版问世。1995年,在她84岁生日后的第二天,施密特自杀身亡,原因不详。其实猫哪有九命,他们跟人一样,各有各的欢乐、不幸和死法。西方作家对猫的喜爱和痴迷,读者们早有耳闻。莎士比亚时期的西方就有了“Carekilledthecat”(忧虑伤身)的说法。后来欧.亨利在他的小说《学校呀学校》(SchoolsandSchools)里也说“Curiositycandomorethingsthankilledacat”。这句话到后来就演变成了“Curiositykilledtheca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奇心杀死猫”。美国作家桑德堡(CarlSandburg,18781967)写过一首用猫做比喻的诗《雾》(Fog,1916):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她弓起腰蹲着;静静地俯视港湾和城市再往前走。像极了猫。当然,人类自古以来对猫的虐待也从未停止过,由此还产生了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旧时英国有一种游戏,把猫扎在袋子里,挂在树上让人瞄准射击,射击者必须屏住呼吸观察猫蹦跳的方式,所以“toseewhichwaythecatjumps”这句习语的意思就是“观望形势”。还有一个游戏是把死猫从高楼上扔下,看其落地弹起取乐,还美其名曰“deadcatbounce”。股票市场上,股民们看到一度狂跌的股票有所回升时,常误认为它会持续上涨,专家就称这种现象为“deadcatbounce”,喻指“暂时性的上涨”,其实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几年前轰动一时的清华学子虐猫事件,与这些古时游戏相比,一样的残忍,却少了些想象力。有时候我想,城里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小猫小狗,这固然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层级分明,人人需要慰藉,但也与这种亘古不变的“恶”有关。本书中的香水厂老板即是这样的恶之人吧。对猫的占有、施虐满足了很多人的欲望。有时候,养猫养狗也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林林总总的动机背后,惟有猫狗对主人的忠诚不变。

内容摘要:

  你一定读过不少关于猫的故事。本书要讲的这只猫确切地说,她似人又似猫恐怕是风车王国荷兰最有名的一只猫。故事的作者,是荷兰最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施密特(19111995)。这位老太太是荷兰第一位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奖得主(1965,泰尤.泰森奖),在她77岁的时候,林格伦亲自向她颁发了国际安徒生奖。本书是她最为喜爱的一部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01年上映,中央电视台也播出过。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芒刺的小镇,那里有不得志的小报记者(也就是故事的男主人公),迂腐却正直的校长,道貌岸然的工厂主,虚情假意的房东,还有爱打抱不平的小学生,更有一群形形色色、古灵精怪的猫。因为猫女咪妮的出现,看似平静的小镇开始暗流涌动……  一个雨夜,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拎一根鱼骨头,躲在记者狄博思的阁楼里,惊恐万状。原本是一只猫的咪妮因误食化工废料变成了一位“女士”,为猫族所不容,偷了女主人的衣服和手提箱逃离家园。尽管变成了人类,她却还有着猫的习性,爱唱喵喵夜曲,看见小鸟、闻见鱼腥就不能自已,急了还会爬树。狄博思把她当作孤女收留,对外称“秘书”。他并不知道,这个奇特的猫女会给他带来奇遇……当小镇重归和谐,狄博思也懂得了记者这个职业的真正意义,难题却再一次摆在咪妮面前她只有一次机会变回猫,那么,是变还是不变呢?【作者简介】  安妮.M.G.施密特(AnnieM.G.Schmidt,1911-1995),荷兰著名儿童文学奖得主(1965,泰尤.泰森奖),1987年,她的所有作品获得了荷兰文学重要奖项康斯塔丁.惠美斯奖。1988年,儿童文学泰斗、瑞典作家林格伦亲自向她颁布发安徒生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猫女咪妮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2748280
如需购买下载《猫女咪妮》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99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猫女咪妮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3.84 的主题关于 儿童文学-中篇小说-荷兰-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