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6.0
本书分四个部分:智识生活的场所(大学)、智识生活的内容(哲学)、智识生活的人群(知识分子)、智识生活的即兴性,从社会认识论角度出发,详细阐释了当代社会中日益突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公共知识分子的缺失。他认为,学界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发挥其“教育/引导公众思想”的作用,创造新的民众,才有可能引领社会行动。若是他们仍像现在一样不行动/不作为,不仅会使大学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也会使真正的智识生活随之消亡。他在全书最后得出结论:21世纪的学者应该肩负起这一重任。
引言
第一章 智识生活的场所一一大学
第二章 智识生活的内容一一哲学
第三章 智识生活的人群一一知识分子
第四章 智识生活的即兴性
论点总结
参考文献
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展现心智生活最好的地方,如今的学者也不再是社会良知最好的代表,作者直面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世界,通过追述大学的历史、大学的内容、大学的人群,从社会认识论角度深刻地反思了学者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历史分歧,认为学界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发挥其“教育引导公众思想”的作用,创造新的民众,才有可能引领社会行动;若是学界仍像现在一样不作为,不仅会使大学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也会使真正的智识生活随之消亡。书中对大学及大学教师所做的批判,值得学界中人深思。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智识生活社会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培文书系 | ||
9787301197097 如需购买下载《智识生活社会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1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08 | 印数 |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