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5.0
本书集中研究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偏好”,探讨信息如何改变主体的偏好。书中为偏好变化提出了两个新的逻辑模型。第一,模态的模型。此模型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动态认知逻辑的方法,先给出模态的偏好逻辑,然后增加能够改变偏好的动态行为算子,把它扩展成动态偏好逻辑。第二,一阶的模型。这个模型先给出一个优先序列,根据一定的规则从这个序列推导出个体对象上的偏好关系。优先序列的项是一些性质,一阶语言的片段被用来表示这个模型。偏好的变化则是由优先序列的变化而引起的。本书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提出了偏好的双层理论构建。而且,还对偏好跟知识和信念等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逻辑研究。
序一
序二
Preface
前言
1 引论
1.1 偏好的含义与应用
1.2 偏好的形式化方法及相关研究
1.3 关于偏好的主要思想
1.4 关于偏好的研究与相关领域的联系
1.5 本书的结构
2 关于知识和行为的逻辑
2.1 认知逻辑
2.2 动态逻辑
2.3 动态认知逻辑
2.4 公开宣告的逻辑
2.5 动态认知逻辑的方法论
2.6 在其他行为模式下的信息更新
3 动态偏好逻辑:模态的模型
3.1 偏好变化的触发机制
3.2 认知偏好逻辑
3.3 为偏好升级建模
3.4 动态认知升级逻辑
3.5 关系变化和乘积升级
3.6 例证:缺省推理和道义推理
3.7 其他相关的研究
3.8 结论
4 动态偏好逻辑:一阶模型
4.1 研究动机
4.2 从优先到偏好
4.3 一些常见的序关系和表示定理
4.4 不完全信息与偏好
4.5 偏好的动态变化
4.6 扩展到多主体的情况
4.7 关于命题的偏好
4.8 讨论与结论
5 偏好的双层模型
5.1 结构模型
5.2 从命题性质到个体对象的偏好
5.3 从世界上的偏好到命题的优先性质
5.4 两个层次上的动态对应
5.5 另一种方法:“优先性乘积更新”
5.6 比较两种逻辑语言
6 偏好、知识与信念
6.1 偏好与知识
6.2 偏好与信念
6.3 融合可能世界上的相对合理性关系与更好关系
6.4 整合个体对象的偏好和可能世界的偏好
7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哈尔登关于“更好”的逻辑
A1 基本概念:关系B和S
A2 系统A的构成
A3 系统A的局限性
A4 系统B的构成
A5 “好的”、“坏的”和“无殊的”
附录B 冯莱特的偏好逻辑
B1 偏好在一般哲学概念中的地位
B2 偏好概念的类型和特征
B3 偏好与选择
B4 偏好、效益与概率
B5 偏好逻辑的形式语言
B6 偏好逻辑的五条公理
B7 P-表达式的变形规则和P一重言式
B8 图表证明方法
B9 关于无殊性的理论
专有名词汉英对照
偏好是哲学、计算机科学、决策论和博弈论等学科的核心概念,偏好及其逻辑性质在行为哲学和理性选择理论中尤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动态偏好逻辑》利用逻辑形式化的观点和方法,借助一阶逻辑和模态逻辑的语言,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动态认知逻辑的方法,为偏好和偏好的变化建立了逻辑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动态偏好逻辑》还重点探讨了偏好与知识、信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偏好逻辑》可作为哲学、计算机和经济学专业的教材,适合相关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参阅。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动态偏好逻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30289605 如需购买下载《动态偏好逻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5 | 印数 |